人際|不安全型依戀的伴侶對策

人際|不安全型依戀的伴侶對策

成人依戀理論

在挑選伴侶時,我們會認為那些積極回應我們的需求、關心照顧我們的情緒、能成為我們「安全基地」的人具有更高的吸引力。而事實上,這和孩子渴望在父母身上得到的東西是完全一致的。
伴侶間建立愛情連結的過程和嬰兒幼年與父母建立依戀的過程如出一轍。學者基於已有的三種嬰兒依戀類型,由 「焦慮」和「迴避」兩個維度組合、區分,發展提出成人的四種依戀類型:安全型癡迷型恐懼型疏離型

前情提要>> 從成人4種依戀類型看戀愛

首先,致擁有不安全型依戀伴侶的你

疏離、恐懼、癡迷。正如這些命名一般,不安全型依戀的人總是存在著自我意識上的焦慮。
有時,在你眼中的他們表現得任性、可笑、不可理喻,像一個從未長大的孩子,因為幼年需求滿足感的缺失,他們會有一種恆久的匱乏感。

你應知道,他的冷漠,她的善變,他的狂熱,都是有跡可循的。
當你責怪這些、懷疑感情時,或許換一種視角來看待:

他只是不會用你的方式來愛你。

在一段親密關系中,不安全型依戀的人會努力追求、渴望滿足一些自己幼年時沒有被滿足的東西。當這種對自我認同的尋求、被愛的需求由幼年缺位的父母轉移到成年後的戀人身上時,我們應學會包容,保持耐心,真誠交流。

理解對方心理根源,看清行為背後的本質需求之後,才能正確解讀他的行為舉止,也才能逐漸轉換為安全型依戀,駛向相愛相容的彼岸。

我是不安全型依戀,怎麽辦?

依戀並非一成不變。隨著個人經歷的變化,我們對於親密關係的迴避和焦慮程度是可以轉變的。遇到合適的對象,你將有機會建立安全依戀;而一次分手或愛人的背叛也足以將你打回不安全依戀。

其次,從個人經歷來看,客觀條件的改變(擁有一個關係穩定且無條件為你提供精神支持的伴侶),是比主觀認知控制(正視以前的經歷,接納自己等),更能有效擺脫不安全依戀、建立安全依戀的方式。

安全型依戀的人不會刻意在意依戀,因為二位的交往關係流暢自然,如行雲流水般,即沒有被拋棄的恐懼,又鮮有親密帶來的不適,自然不會刻意在乎依戀是什麽。

身為癡迷型的人,應注意

① 尋求伴侶的理解,向對方坦誠表達自己的想法與需求,承諾積極改變自己的行為和心態。

② 轉移自己對親密關係的癡迷與焦慮,嘗試在其他方向(如:社交、學習、興趣愛好)達成成就、確認自信。

③ 在雙方協商後尋求一個均可接受的癡迷程度,學會自我控制。

④ 懂得滿足。不再因為自我意識上的紊亂、緊張焦慮而持續糾纏,多看到伴侶的付出。常言道,知足常樂。

身為恐懼型/疏離型依戀的人,則可以

① 改變對過往經歷的解讀方式。
對於恐懼型個體,告訴自己:「這不是你的錯」;
對於疏離型個體,告訴自己:「也許他們並不是有意傷害我」。

② 以交流表達代替壓抑、克制。同樣道理,直面交流,才能消除隔閡,避免誤會。

③ 對自己和對方負責。
疏離型應破除「偽獨立帶來的偽滿足感」,對對方負責;
恐懼型則應走出逃避親密帶來的「偽安全感」,對自己負責。

要懂得感情是兩個人共同經營帶來的情感體驗,僅僅自己滿足或僅僅成全他人都是不正確、不健康的相處心態。

 

延伸閱讀
>> 有你真好專欄:記得要溫柔

文章來源:SelfMindnSocialBrain公眾號 / 編輯:Rena / 文章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圖:frank mckenna, Alvin Mahmudov and Harli Marten on Unsplash

54321
(0 votes. Average 0 of 5)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